迷失乌镇发表时间:2020-07-04 16:00 之前对于乌镇的印象,仅仅停留在知道它是六大古镇之一,看到过它绝美的夜景照片。行程前,我得知有一部电视剧《似水年华》正是以乌镇为背景拍摄的,主演是黄磊和刘若英。这是一个相遇和错过的故事。影片中黄磊深情地说过,乌镇的美是让人迷失而又绝望的。而小说《似水年华》中对于乌镇的描写是这样的;“那里有高高的屋檐,黑黑的窗棂,长长的青石路,窄窄的街衢,幽幽的水巷,瘦瘦的乌篷船,烟起雾落,云蒸霞蔚,草长莺飞,花开花落,流年似水。”剧情里隐忍儒雅的乌镇式爱情深深地感染了观众,剧中的一句对白“我知道你会来”,仿佛成了到乌镇的召唤。雨巷、书馆、双桥……水乡古镇的美景和刘若英温婉细腻的演出相映生辉,乌镇也由此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“恋爱天堂”。 带着这样一些期翼,在一个烟雨蒙蒙的四月天,与久未相见的闺蜜连一起去乌镇,感受那份让人迷失而又绝望的美。 来到乌镇,天正下着雨,更增加了烟雨江南的朦胧感。尽管撑着伞,身上还是沾满了温润的水汽。空气就像洗过了那般清新,一种幽幽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,后来听朋友说可能是香樟树,让人心旷神怡。我和朋友一路沉醉于轻柔的雨丝和恰到好处的花香,慢慢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,满眼都是别致的青砖黛瓦,古旧而清净;随处都是小桥流水、烟柳画桥,翡翠一样亮绿的水面上镶嵌着绿宝石一样的小块绿洲,想必是人工雕琢而成的,却是那样唯美自然。
第二天上午,我和连说说笑笑,从黄金水岸大酒店一路说笑着走向东栅。东栅景区不大,但是我们在里面待了很长时间。水是乌镇的灵魂,这里的一切景致应水而生,沿河人家的木屋多半悬在水上,被称为“水阁”,而水阁里的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批“枕水人家”。水阁三面临窗,有爬墙虎装饰着窗台上的梦,而水阁里的人家随便看出去一眼,最是看到了最美妙的水墨山水画。枕水人家在屋里喝茶聊天好不惬意,也会有老人在门口浣洗,慈祥亲切,让人想起自己的外婆。衣服、床单等日常衣物晾晒在水阁临水的一面,更是给迷人的风景增加了生活的气息。我觉得这样有生活气息的古镇,才是真正的乌镇。 东栅没有经过开发,商业化没有那么浓厚,所以更加古朴而自然。民居里的陈设陈旧古老,洒落时间的尘埃,捻着胡须的老者向着我们和蔼的笑;和善的大娘把头巾小心翼翼给我戴到头上直夸美丽时,才想起问价的我原本以为一定会被要高价,却听到她只要五元钱,那种质朴和温暖直达人心。
下午做人力三轮去了西栅。如果说东栅是从古代迤逦走来的小家碧玉,西栅便是繁华都市里孕育的大家闺秀。西栅的商业化气息浓重,连民宿都是统一管理。西栅比起东栅更漂亮更大气,路边的店不再像东栅那样破旧古老,而是装修奢华,极具风格。西栅更适合观赏夜景,长长窄窄的巷子里各种的店铺和酒吧,慢慢行走其中,就会发现不经意的角落里有藏着不一样的风情。灯火阑珊处的西栅,在各种色彩的光线映照小更加的波光潋滟,忍不住拿着手机一直拍摄个不停。 最不后悔的就是游览西栅结束,我们坐了乌篷船一路行至出口。我们船上坐了六个人,其中有一对台北来的游客,他们本来是住在西栅的民宿里的,只是为了感受夜泛河上的惬意,他们也一起坐船欣赏夜景。夜晚的河道已经退去了白天的喧哗,但并不寂静,是两边的民宿里不时传来欢笑的声音,形状各异的桥上的行人仍然如织,桥上不时有人向着我们拍照,而我的手机也定格在桥上,我们互相成为那一瞬间的风景。 正是三月十五,一轮圆月透过大树的缝隙洒下银色的光辉,月色和水波相映,灯光让桥拱的半圆完满成一个整圆。乌篷船吱吱呀呀的行得特别慢,让在大都市奔波习惯的我们体验了一把水乡从容的“慢生活”感受那份骨子里的宁静极致之美。 由于时间关系,没能去乌镇大剧院看当日正上映的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,西栅免费露天影院,我也只是惊鸿一瞥,便匆匆离去。还有灯红酒绿的酒吧,也终究只是隔着窗户远远观看,没敢进去。尽管情非得已,我们也不得不离开这里不醉不归的畅快,在小镇的呢喃的夜色里,一路开心畅聊着回到酒店——那现实一种的生活中,准备第二天的归程。 乌镇,春风沉醉的夜晚,我迷失在你温柔的波光里,明日,我带着江南独有的记忆一路远行! 上一篇HSK介绍
|